中医传统膏药概述
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2.05.06

膏药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医五大药物剂型——丸、散、膏、丹、汤之一。膏药也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类型。膏药主要是治疗外科、骨科疾病,同时对某些内科疾患也有一定的疗效。膏药也是现在临床中常用的剂型之一,尤其是骨科。

c3ca62ce13c1b557d4293acc14f4179

膏药起源

膏药最早记载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难经》等中医古籍中。如“发于腋下,赤坚者曰米疽。。。涂以豕膏”。豕膏就是猪的脂肪。东汉末年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记载“四肢才觉重滞,即导引吐呐针灸,膏摩勿令九窍闭塞”。我国第一部外科著作《刘涓子鬼遗方》中记载羊髓膏:羊髓二两,大黄二两,甘草一两,胡粉二分,以猪脂二升半,并胡粉微火煎三上下,绞去渣,候冷,敷疮上,日上四五次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膏药逐渐成为现在的膏药形式。制作方法也比之前要完善。

古代医家对膏药的认识

制作方法上用“滴在水中药不散,滴于水中如珠”来判断膏是否制成;“悬于井底一宿出火毒”来去除膏药的烈性;“明如镜、黑如漆”来判断膏药质量;膏药“黑之功在于搅,亮之功在于扇”对黑膏药制备关键进行描述。尤其是吴尚先提出“外治之理,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药,亦即内治之药。所异者,法耳”。另外,“一是拔,一是截”理论,拔之则病自出,截之则邪自断,对膏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描述。吴先生二十年间,月阅症四五千人,岁约五六万人,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。说明当地膏药效果之好,使用之频繁。

膏药的作用机制

传统中医认为:“一是拔,一是截”,行经走络治病。“用膏贴之,闭塞其气,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,通经贯络,或提而出之,或攻而散之,较之服药尤有力,此至妙之法也。”例:明《普济方》中太乙膏治疗金疮,有白芷、苍术、石膏(醋炒)、白胶香、乳香、没药、黄丹各五钱,用真清油四两熬膏,入黄蜡一两收膏,油纸摊贴。其中苍术祛湿,对疮疡可促进脓液排除;石膏清凉,可清热解毒,缓解肿痛,加醋炒有散淤、解毒止痛功效;白芷、白胶香、乳香、没药可改善血行,祛瘀散寒,镇静止痛。麻油和黄丹为膏药赋形剂,促进药物透过肌肤,加快疮疡好转和愈合。

现代医学认为:膏药主要是经过透皮吸收,直到局部,或者达到全身,从而发挥治疗作用。中药分子越小吸收越好,膏药中许多药物含有脂溶性、挥发性和刺激性,可透过皮肤产生消炎、止痛、去腐生肌、收敛等作用,如疖痈、褥疮、跌打损伤等。丹(黄丹或红丹)、油作为赋形剂可以防腐、防燥、保护创面,保持药效持久,促使药物和经过表皮产生深部和全身作用。贴于经络和学位等特殊部位,通过经络穴位发挥作用。刺激神经末梢,通过反射,扩张血管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调整机体组织抗御外邪的能力。膏药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发挥治疗疾病作用。

膏药吸收影响相关因素:儿童>成人;牛皮癣和湿疹可以使得皮肤渗透性加速,湿疹皮肤上的药物头皮吸收是正常皮肤8倍左右;皮肤温度越高,吸收渗透率越高,温度升高可以增加皮肤血管扩张,加速药物吸收。


咨询热线

400-656-8399 0536-40883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