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肩问题到底与什么有关?
返回列表
来源:
发布日期: 2022.06.06
现如今,颈肩问题是多数现代人的“标配”,一旦惹上,轻则颈椎肩周部位痛、酸、胀,重则手麻、头晕、头昏,甚至还会心悸心慌。
经常有人说,艾灸后的不适症状消失后,如果停灸一段时间,疼痛就会复发,就是说颈肩问题比较顽固,无法断根。这时,多找找小肠的问题。这是为什么呢?
一、小肠属火,最怕受寒
在中医眼里,小肠与心互为表里,气血相通,其性属火、属阳,其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。
那么,小肠的这两个功能通过什么来实现呢?有赖于小肠阳气的充盛!
并且,这一点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: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,里面的消化酶是食物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,但消化酶需要在适宜的催化温度(37℃-40℃)下才能正常工作。
为什么现代人容易消化不良?因为贪食寒凉、衣着暴露、爱吹冷气等不良习惯耗伤小肠阳气,对于属火、属阳的小肠来说,阳气不足,就会动能不足。
二、小肠与颈肩的关系
1、中西看肩颈问题
关于颈肩问题,西医和中医在认知上存在很大的不同。
西医认为,颈肩问题是骨头问题;所以,西医重在矫正骨头,常导致越治越麻烦。
而中医认为,颈肩问题是经络问题。所以中医重在疏通经络,经络得通,气血得畅,则疼痛、僵直、麻木,甚至眩晕、眼花、胸闷等症状都会自行消失。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颈肩有问题,不能仅仅疏通颈肩部位的经络,因为主管颈肩的经络并不在颈肩,而在两条胳膊的外侧。它就是小肠经!
2、治肩颈问题,疏通小肠经才是关键!
寒主收引、凝滞,当阴寒之邪入侵小肠经,经络就会不通,气血就会受阻,肩胛到颈侧的这一段自然就会因为气血不足,导致肌肉僵硬、板结,就像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冻土一样。
要知道,小肠经的全称是手太阳小肠经,“太阳”的意思就是阳气最盛之处,试想一下,原本最需要阳气的地方变得冷冰冰的,各种烦人的问题肯定会纷纷找上门来。
所以,说白了,治疗肩颈问题,按摩也好、推拿也好、艾灸也好,不能只知道在颈肩处折腾,疏通小肠经才是关键!
三、升阳,颈肩问题的根治之法!
小肠属火、属阳,小肠经是阳气最盛之处,故而要根除颈肩问题,必须改善小肠受寒和小肠经不通的情况——最佳方法就是升阳,自然,艾灸是上上之选。
那么,该如何升阳呢?主要分3步:
第一步:温补脾肾之阳
小肠属于中焦,与脾胃密切关联。当小肠受寒、阳气亏虚时,脾胃乃至肾的阳气也必定会受到牵连。所以,为小肠驱寒的思路,其根本在于如何温补脾肾之阳。
艾灸取穴:神阙、关元。
第二步:疏通颈肩部位
颈肩部位,主要灸透3个穴位:肩井、颈夹脊、大椎
1、肩井
人体有一口井,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,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畅,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。
2、颈夹脊
颈脊穴是经外奇穴,可调节督脉和足太阳经的经气,缓解局部疼痛。
3、大椎
大椎为“三阳”“督脉”之会,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会,大椎不通的人,不光阳气升不上来,还会堵塞7条经络(大肠经、小肠经、三焦经、胃经、膀胱经、胆经、督脉)。
第三步:疏通小肠经
有效疏通小肠经,关键在于疏通它最易瘀堵的穴位。
艾灸取穴:天宗、肩贞、后溪
1、天宗
有颈肩疾患的人,按压天宗会有强烈的痛感,并向四周扩散。天宗的主要作用就是生发阳气。
2、肩贞
这是小肠经的常见堵塞点,此处持续不通,会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,久而久之则引发颈肩疼痛,故而肩贞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。
3、后溪
后溪为小肠经的腧穴,为八脉交会之一,通于督脉,主治头项强痛、腰背痛、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。
注:下午1-3点,小肠经当令,建议在这个时间段艾灸,效果更好。
温馨提示:因人体差异大,以上灸法处方,仅供参考,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!